Wednesday, January 11, 2012

突然间多出来的时间,反倒让我,不知道干啥好。

原来我不早睡,是没事干的。

不想看戏、不想看书、不想写、不想玩爱疯、不想聊天,什么都不想。却不知道该干什么都好。

来说三道四好了。

发现面子书,的确是个满足一个人的虚荣心的管道。
上传自拍照,期待人家的like,让自己高兴点,光荣点:哇,我很帅/我很美
上传食物的照片,是马来西亚人的文化:吃饭前,要用手机扫描一下,拍一下,上传。却不知道用意是什么。那个食物,又不是很特别,又不是很贵,又不是全世界只有这一个
去到哪,就要check in自己。为什么呢?恨不得让其他人知道自己去旅行了,again,又是虚荣心,炫耀呗。
有些是博同情型。总写得‘看起来’很感性,很可怜兮兮,很惨,总爱把自己塑造成悲剧里的可怜男女主角。你要哭就私底下拿纸巾哭,not your FB status.看了就烦死。怕死全世界不知道你的人很惨,是要其他人来同情你、可怜你、留个comment
有些是参赛了,总喜欢叫人家去like。有些是开了fan page什么之类的,总叫人家去like。
有些,好象我,对全世界不满,却不敢发声,只敢在那里发status臭骂看不爽的人、事、物。

再来,你当真以为《那些年,我们一起追的女孩》能够引起所有人的共鸣?我看真正喜欢九把刀作品而去的人,不多。我只想说,大家都是跟风的。

首先,台湾的文化和我们大马的文化,有所出入。我们的中学时期并非与他们相同。这部戏,真的给了你们自己所谓那些年的回忆?

这部戏所能带起的共鸣是,年轻时候的轻狂、嚣张跋扈、自以为那样做很帅气,很有型;年轻时的自大,爱面子,不肯退一步,因而错过了一段,很有可能是有结局的一段爱情;以及那时候的不成熟和幼稚。

瞧那时候电影上映期间,面子书流传的影片、文字,观后感。到底有谁是真正去了解这部戏带来的感觉。虽说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,让我感觉,青春确实是一场回不去的旅程。瞧那时候的青涩、看那时候多清纯、瞧那时候多无忧无虑、瞧那时候多快活。就因为年轻,做了很多疯狂的举动,天不怕、地不怕的。但绝不像FB里每个人说的那样天花乱坠。只感觉好肤浅。

以上纯属我自己的观点。超废的。对,我就是太得空了,乱写一通

2 comments:

waihong said...

那些年, 让人看了想时光倒退的冲动, 能再来一次也好~~~

Cheerful said...

OKay~~~我收到了!
以后你什么鬼status photo whatever,我都会 LIKE滴! xDD